赖声川:因它还能和今日社会对话

青年报

2016-10-11


近日,赖声川旧作《圆环物语》在诞生30年后,又在上剧场重演。这部作品当年甚至比《暗恋桃花源》还火爆,但它没有再度上演,赖声川曾表示“我们很少重演任何戏,总是往前做新的”,那这次为什么能破例?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因为“这个剧还能和今日的社会对话,甚至可能有更多话要说”。

《圆环物语》创作于1987年,是赖声川的“表演工作坊”的第三部作品。全剧借鉴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作家史尼兹勒(Arthur Schnitzler)结构性导向强烈的剧作《循环曲》(La Ronde),以台北最著名的建成圆环为背景,用圆环的百年兴衰为象征,表达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多变的关系。

他说:“在刚开始构思《圆环物语》的时候,我们并没有想到把台北南京西路的圆环直接扯进来,我们主要想的还是一个感情的大圆环,透露出许多关于我们的时代,我们的环境的一些状况。”

在这部作品之前,赖声川创作出《那一夜,我们说相声》和《暗恋桃花源》,在演出市场高度成功。但《圆环物语》问世后连演36场,一举打破《暗恋桃花源》的场次纪录。可在此之后,这个作品就没有再度上演。对此,当年力邀赖声川回国执教的姚一苇先生也提出过疑问,但赖声川的回答却十分淡然,他想做新东西,不想重复。

30年后他不再执着于“不重演”,在上剧场重演《圆环物语》,他说,因为自己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这个作品。除了重写剧本,修改了序、第一场和第七场之外,还邀请原版演员李立群先生的儿子李元太出演,颇有些传承的味道。

“想了解80年代的台湾,去翻报纸,还不如看一出"表坊"的戏。”和赖声川早期创作的作品一样,《圆环物语》成为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一个载体:婚外情、失业、金融问题、堕胎……剧场在赖声川的眼里,俨然是一个社会的论坛,在让人得到感官和精神的刺激之余,也让观众对自己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。

重演《圆环物语》,赖声川欣喜地发现,这个剧还能和今日的社会对话,甚至可能有更多话要说:“这些年来,台北建成圆环又经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变化,而这一切的不可思议居然像是我们剧本中那么的可预测,《圆环物语》能让你一窥80年代台北都会男女,同时也能超越,让我们看见许多不变的迷茫和执着。”

有意思的是,当晚的演出结束后,观众离场时竟然可以领取一碗热腾腾的蚵仔面线——这是导演本人最钟爱的圆环小吃,他希望把戏里的世间冷暖、人情世故都变成观众们无法忘却的“舌尖记忆”。而这样的做法,他也解释说,是自己30年前念博士时,导演过一部两千年前的罗马喜剧,剧本最后一句话是:演员请所有观众到后面,大家一起吃一顿。当然,赖声川当年没有这样做,但印象深刻:“我一直在心里认为,戏剧跟食物是有原始的连结。”

赖声川对这戏的感情,看得出来不一般,因为他还指定将它作为上剧场1231日跨年场的演出。当然,他的新戏也没停,1216-18日,剧场周年庆的大戏是败犬女王杨谨华和金钟影帝樊光耀共同出演的《新龙门客栈》,圣诞档期,则是《弹琴说爱》。此外,上剧场的演员招募计划也已启动,他表示将会亲自指导入选的演员。

    ©Copyright2015-2024
    沪ICP备15038853号-1